各地中考

按省/直辖市查询:北京 | 上海 | 天津 | 重庆 | 河北 | 山西 | 内蒙古 | 辽宁 | 吉林 | 黑龙江 | 江苏 | 浙江 | 安徽 | 福建 | 江西 | 山东 | 河南 | 湖北 | 湖南 | 广东 | 广西 | 海南 | 四川 | 贵州 | 云南 | 西藏 | 陕西 | 甘肃 | 青海 | 宁夏 | 新疆 | 台湾 | 香港 | 澳门

您现在的位置:阳光中招网 > 中考资讯 > 语文

2018中考语文要点:借代

来源:www.huirenyu.com 2025-08-27

中考语文

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,中考网为各位初中三年级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,主要包含中考必考试知识点、中考常考要点、各科复习办法、考试答卷方法等内容,帮助各位考生梳理常识脉络,理清做题思路,期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获得优秀成绩!下面是《2018中考语文要点:借代》,仅供参考!

借代(1)借代的特征及其用途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,而用与其有关的事物来代替。它强调两事物间的有关点。其用途是以简代繁,以实代虚,以奇代凡,以事代情。(2)借代的类型①特点代本体。比如: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。②具体代抽象。比如:不拿群众一针一线。③专名代泛称。比如:大家的年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。④人名代著作。比如:大家要多读点鲁迅。⑤部分代整体。比如:吟罢低眉无写处,月光如水照缁衣。⑥结果代缘由。比如:专弄文墨,为壮士捧腹。⑦材料代成品。比如:五十年间万事空,懒将白发对青铜。⑧地名代本体。比如:延安还是西安?要划清这种界限。(3)补充: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与不同的地方相同点: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,事物本体不出现不同的地方:a 借代有哪些用途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,其只代不喻;借喻有哪些用途是比喻,虽然也有代替有哪些用途,但一直喻中有代。b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有关性,即需要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;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,即需要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。c 借喻可改为明喻和暗喻,而借代不可以。

热点专题

  • 2018中考语文修辞用途的答卷格式(图片版)
  • 2018中考语文修辞手法,理解运用答案(图片版)
  • 2022年湖南邵阳中考语文考试真题(下载版)

[中考语文]2017中考语文情景式默

[中考语文]2023年云南中考语文考